新闻资讯

网销万能险陆续下架 保费规模同比“缩水”六成

严格的监管下,财产保险曾经的“销冠”,网销平台随处可见的万能险正在逐渐淡出大众视野。《金融投资报》记者调查发现,在银保渠道陆续停售不合规万能险产品的同时,包括天猫在内的第三方网销平台亦陆续下架了万能险。

销售渠道的逐渐减少,也直接影响了万能险的保费规模。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以万能险为主的 “寿险公司未计入保险合同核算的保户投资款本年新增交费”同比降幅达59.4%。

第三方网销平台“挥别”万能险

曾几何时,万能险可谓第三方网销平台中最受欢迎的明星产品,一度占据网销保费90%左右的份额。但超高收益带来吸引力的同时,也为这种保险产品的“偏离”埋下了隐忧。

早在2014年8月,国华人寿等多家保险公司官网以及天猫旗舰店网销保险产品先后遇到“下架”,尽管部分险企否认“被叫停”之说,不过被要求整改的事实却无可回避。而在2015年10月《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前夕,“理财利器”万能险再度遭遇寒冬,险企官网以及各大第三方网销平台万能险全部或大部分下架,且收益率也大不如前。

如果说,彼时万能险的“消失”还令投资者有些恋恋不舍,而下架整改亦多由于“长险短卖”跟“片面强调收益而不提示风险”,那么随着保险行业对于“保障”本质的回归,今年万能险产品的再度“退场”,则愈来愈水到渠成。就在7月,《金融投资报》记者走访多家银行发现,不合规的万能险产品已经陆续停售,同时部分不符合监管新规的万能险被指将在9月或提前下架。

在市场触角更加敏锐的网销渠道,万能险的“退场”则愈加迅速。8月2日,在险企的重要网销渠道——淘宝保险平台及官方天猫店中,包括万能险在内的理财保险产品均消失无踪,其中“万能险”的搜索结果为“0款”。这也是继部分险企天猫店关停后,万能险在该平台的又一次加速退场。

值得关注的是,此前有报道指出,昆仑健康保险仍在淘宝平台上销售万能险产品,但截至当前,这款曾受益于其他万能险下架,购买量剧增的万能险产品已不见影踪,在昆仑健康保险天猫旗舰店,仅有5款保障类产品在售,且店铺首页的图片宣传广告位等显示为空白。

除淘宝平台外,《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在京东金融、苏宁金融等第三方网销平台,万能险同样隐没踪迹,取而代之的成为主角的则是健康险与意外险等保障类产品。

万能险保费规模整体下降

由于保险形态并不存在1年期,而是5年以上直至终身。因此万能险的购买者购买者要想实现较高的年化收益,就必须在1年后退保。这种通过退保操作来实现年化收益的方式,一度成为网销万能险的通行做法。但在市场人士看来,长期的万能险当成短期理财产品卖,不仅助长了退保率,挑战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同时对行业而言亦意味着不小的风险。

监管层强调“回归保障、回归价值”政策指引下,2016年以来以万能险为代表的中短存续期产品成为监管的重点,并在规模上受到了极大的压制。而在2017年,保监会对万能险的监管仍未放松。就在5月,保监会出台《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规定两全保险、年金保险,首次生存保险金给付应在保单生效满5年之后,且每年给付或部分领取比例不得超过已交保险费的20%;保险公司不得以附加险形式设计万能险、投连险产品;对已经审批或备案的人身保险产品,保险公司需在10月1日前完成自查和整改。

在监管政策的高压态势下,万能险保费总体出现了大幅下降。以曾是万能险明星企业的前海人寿为例,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前海人寿万能险保费分别为0.22亿元、0.13亿元、0.12亿元、0.55亿元、0.87亿元,一直在低位徘徊。

据保监会公布的整体数据,今年前5个月人身险公司实现原保费收入15987.38亿元,同比增长29.95%;而以万能险为主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约为3084.4亿元,同比降幅达到59.4%。从具体公司来看,同期有46家人身险公司的万能险保费下降,其中下降超九成的险企有12家,29家险企万能险保费下降幅度超五成。

随着万能险的淡出,获得监管支持并鼓励保险公司大力发展的健康保险产品则成为“补缺”关键。数据显示,2012年到2016年,我国健康险原保费收入复合增长率达36.18%,连续5年增速高于行业保费增速。今年一季度,健康险保费收入1599.82亿元,同比增长36.88%。“健康险业务的不断发展,在为客户提供了医疗健康保障的同时,也给险企经营带来了向好变化。”有业内人士表示。

相关新闻